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源于1959年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基础课部和核电子专业,1983年与计算机专业组建电算系,1998年更名为电气工程系,2000年成立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36人,硕士生导师55人,博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2人。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人才称号、全国科技标兵、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20余人。
学院工程学、材料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能源动力和电子信息2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主持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央军委科技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安全部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核能开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及横向项目300余项,完成企业技术攻关项目100余项,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央视新闻联播以“硬科技”为题多次追踪报道了核心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与教学成果奖项共10余项;
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和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信工程、自动化2个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有《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及应用》、《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冲击电压发生器及其测量虚拟实验》、《等离子体放电物理过程虚拟仿真实验》等国家级、省级一流(精品)课程10门。目前在校学生数3038人,其中本科生2799人、研究生239人;另有船山学院与我们相关专业本科学生470人。
学院拥有优质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有工信部电力装备(输变电)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核能与核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省输变电现代产业学院、湖南省输变电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湖南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湖南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等国家级与省部级教育质量工程平台13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城市管理)、中核集团“核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超快微纳技术与激光先进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核聚变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湖南省节能开关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新能源光伏与光储一体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装备创新中心等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设有光电子与光子技术及器件研究所、新能源与电力装备研究所、电气传动与智能控制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和电子系统集成与应用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中心”,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成效显著。聚焦服务行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坚持“竞赛制、项目制、导师制”,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衔接的特色发展模式,建设了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现代产业学院和湖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等实习实践基地,开办了“国家电网”、“输变电”、“核电”3个创新班,助力“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思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教融合、技教融合“五教融合”,实现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五链协同”,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学科竞赛喜报频传,新华社、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近年来,学生主持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科技竞赛活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00余项,2021年、2023年连续2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排名湖南省高校第一、全国高校前十。
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开展劳动助农行动被求是杂志刊载的教育部开展主题教育专报配图选取;学院党委荣获第三批全省普通高校“示范工程”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荣获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借鉴“浦江经验”典型案例、“千万工程”主要做法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扎实开展“走找想促”活动,积极访企脱岗,CCTV-13朝闻天下报道学院多措并举帮扶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学院学生就业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60多年来,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各层次毕业生3万余人。南华电气人秉承“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践行“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扎根基层、奋发有为,涌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和一大批企业(政府)高管、劳动模范、创新能手、专家学者。
地址:中国 湖南 衡阳 常胜西路
雨母校区: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衡祁路228号必威betway西汉姆雨母校区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电话:0734-8282125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必威(bw西汉姆联)官方网站-BETWAY SPORTS